4月7日讯 中超联赛第五轮,上海海港主场1-1战平上海申花。《上观新闻》撰文分析认为,海港主帅穆斯卡特为强者思维付出学费。
比赛最后阶段,于汉超替补登场后再度破门,帮助申花扳平比分。总体来看,于汉超靠的是比后卫快半步的进攻意识,靠的更是在门前扎实的射术。在上海德比中,于汉超即便是踢边路位置,但他都会悄悄溜到中路扮演“中锋”角色,在门前悄然“吃饼”,把队友的传球、做球转化为破门。
穆斯卡特执教的海港,并非无法限制于汉超的技术特点。在承认于汉超射术精良、申花教练组把这名老将的技术特点进行最大化开发的同时,也需要看到——恰恰是海港教练组“以我为主”的强者思维以及不愿放下“强队身段”的临场换人,在另一个层面助力于汉超这位传奇对手变得“越发伟大”。
穆斯卡特并非不会对申花队的重点进球队员采取针对性限制,而是在更多时候考虑“以我为主”或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。遗憾的是,但凡海港教练组缺乏战术针对性,于汉超就总能用进球上演神奇。以6日这场上海德比为例,在于汉超登场前,其实海港队防守就已出现疲态,这时候教练组完全可以在对手打出“于汉超”这张明牌后,进行针对性防守。遗憾的是,穆斯卡特之后接连换上张琳芃、王燊超后改打343阵型堪称妙笔,但就因为晚了5分钟,“于汉超进球时间”早已到来。
不管是比分领先时适当收缩踢低消耗足球,还是为了拿下三分不惜低位深度防守,都应该是一支强队需要展现的战术丰富储备。好在,穆斯卡特的343阵型调整虽然有点慢,但这张好牌依旧展现出教练组的底蕴和实力。在中后卫位置拥有蒋光太、吾米提江、魏震、李昂、张琳芃和王燊超等6名大将的情况下,如何更好利用中卫的板凳深度进行临场指挥、更多通过阵型变化限制对手发挥,是穆斯卡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升的课题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